查看原文
其他

《疯癫与文明》:理性边界不断扩张下的反思

读书组 传说公关
2024-09-01

主笔 | 姜惠馨

编辑 | 谭凯莉 陈银儿

校对 | 谭凯莉

疯癫之所以有魅力,在于它就是知识。愚人可能拥有完整无缺的知识领域。


《疯癫与文明》

作者:【法】米歇尔·福柯

副标题:理性时代的疯癫史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17956


“李承铉当全职爸爸抑郁了一年多”、“施廷懋曾因抑郁求助心理医生”……在越来越多的公众人物曝光精神疾病的大环境下,公众对心理健康问题愈发关注。一旦出现不正常的苗头,立刻就会有人劝你寻求“专业帮助”。当人们对心理问题得到重视感到欣慰时,是否想过,到底是谁定义了健康与问题?
电影《小姐》片段:电影中,在贵族小姐和泉秀子与冒牌伯爵藤原的合谋下,精神病院医生认定了小南是个爱假扮侍女的贵族小姐,精神正常的侍女小南被送到精神病院。

古今中外,世人皆以理性构筑文明。如果说文明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财富的总和,那么疯癫则站在文明的对立面。

一、如何定义“疯人”?


不难发现,在福柯笔下,不同时期的“疯人”并不相同,从“愚人”、“不劳动的人”、“野兽”再到“病人”,不同时期的“疯人”有着不同的特征。但他们都有一个共通点,即“疯人”是相对于当前社会理性认知体系下的非理性群体的统称

在这个时代,游手好闲举止怪异的流浪者或许是位先锋“行为艺术家”,但在大禁闭时期,这个“艺术家”就是个“疯子”。在当前人类理性范围内,这位“艺术家”没有触犯法律,也并未违背道德,因此他被划定到理性范围内的一个小众智慧群体中;但在大禁闭时期内,这位 “艺术家”的行为举止并不在当时的理性理解范围之内,因此他被划定为“疯人”。

人们是从贫困、没有工作能力、没有与群体融合的能力的社会角度来认识疯癫的。


二、疯癫范围缩小/理性范围扩大


道德被视作是理想、要事、律令,禁闭正是用暴力压制那些反道德的社会要素,用劳动让“疯癫”的人的道德升华,让他们迷途知返、重获拯救。疯癫并没有得到理解,它被排斥在各种机制之外,其言说自身的地位不断地被缩小,并由理性代言。 

1

愚人船:禁忌的智慧

“船”这一意象始终充满了象征意味。《创世纪》中,诺亚遵循耶和华的指示,在末日到来之际,建造了一艘方舟,承载了人类最后的文明与希望。《三体》中,地球文明在与三体文明的对抗中宣告失败,太阳系遭受降维打击,程心和艾AA 乘坐飞船,带着人类文明的最后一点火种,逃离了太阳系。

(左)诺亚方舟 (右)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无论是在古典文化还是现代艺术作品中,“船”通常伴随着生存与希望。但当我们关注这一正面效应时,往往会忘记那些 “希望之光”被永远困在了船上。

“愚人”一词更是具有极强的两面色彩,愚人本不“愚”,重要的是执着的点是什么。就像古老的塔罗牌中的 0 位牌“愚人”,正位代表希望、坚韧,逆位则是盲目、愚蠢。

福柯所提到的“愚人船”来自于德国古典文学,“醉汉之舟”沿着平静的莱茵河和佛兰芒云鹤迅游,这些船载着理想中的英雄、道德的楷模、社会的典范, 开始伟大的象征性航行。透过航行,船上的人即使没有获得财富,至少也会成为命运或真理的化身。
与满载“英雄”的神话不同,15 世纪,愚人船是当时社会处理“疯人”的手段,疯人表面上自由流动,但却被永远禁锢在船上,无处落脚。但正如福柯描述的,此时的愚人可能拥有完整无缺知识领域,但却是被禁止的。疯人是禁忌的智慧。在人们思想、科技、生产力高度禁锢的中世纪,未知就是禁忌的存在,疯人则是未知的表征。

2

禁闭:隐蔽的权力

脱离了黑暗的中世纪的最后一点尾声,17 世纪的欧洲正处在封建社会解体和资本主义兴起的阶段,资本主义萌芽在欧洲兴起,欧洲的航海英雄史也在此时开启。一切看起来都朝着正轨发展的背后,是绝对劳动取代宗教成为新的“神话”。
因此,劳动的对立面——游手好闲成为理性之外的范畴。禁闭表面上是一种治安手段,实质上则是权力对违背资本主义运作的规训和惩罚,是国家暴力机器分工尚未明晰时消除社会混乱的有效机制。
电影《小姐》片段:疯人被关在精神病院,监管者站在大堂中央,监管疯人完成“吃饭”这一“理性行为”。不吃饭的疯子则安静的呆在角落,谁也不能打断“吃饭”的进行。

福柯指出,禁闭标志着人们从贫困、没有工作能力、没有与群体综合的能力的社会角度来感知疯癫,疯癫变成城市问题。但也正是从这时开始,疯癫能被“治愈”,不需要古典时期那样,唯有死亡才是化解矛盾的唯一办法。

尽管这种治疗不是出自病理层面的,而是通过惩罚规训,使疯人能够重新劳动,但这同时表明了人类理性扩张:理性开始包容非理性的存在。只不过非理性必须规训为理性, 社会才能承认其存在的合理性。

3

疯人院:被治愈的反抗

古典时期并没有心理学的存在,治愈就显得十分无力。现代精神病学的出现是在弗洛伊德突破了器质性病因之后才逐渐发展起来的,疯癫变成完全病理化的名词,但这种治愈的背后实则是被无视的反抗。

在激情和谵妄里,福柯为我们揭示了疯癫被忽略了的本质,即社会对疯癫的鉴定是由话语来完成的,这种理性语言被心象笼罩。既然疯癫是由话语鉴别的,那就意味着疯癫是可以被构建的。
在英国作家萨拉·沃特斯的小说《荆棘之城》中,精明的骗子侍女——苏, 在小姐莫德和伪绅士的合谋下,变成了一个常常幻想自己是侍女的疯小姐。苏在疯人院门口的辩解和反抗反而成为佐证她疯癫最有力的证据。这是一个利用理性构建疯癫的荒诞故事,但足以说明疯癫与话语的关系。
《荆棘之城》改编电影《指匠》中的侍女苏作品尽现维多利亚时代的窃贼文化,结构严谨,悬疑感强。 

到此为止,一切都看起来顺理成章,但在无形之中,知识和权力已达成合谋。
电影《歇斯底里》中,女主角达尔林普尔小姐的一段遭遇或许能将此表达清楚。达尔林普尔小姐在法庭中大谈男女平等、女性参政;作为上层医生家庭的大女儿,她丝毫不忌讳与妓女成为朋友,与穷人为伍,反而以自己站在弱势群体的一方而感到荣耀。台下的检察官认为达尔林普尔小姐的歇斯底里症状严重,必须将她关紧疯人院,切除子宫。
在维多利亚时期,很多欧洲上流社会的女人被歇斯底里症困扰,她们常常焦虑、易怒。此病多发于女性,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种精神病的病因自然而然的就落到了女性独有的器官——子宫上,轻微的症状可以通过治疗缓解,但严重者可能会被判以关进疯人院并切除子宫的惩罚。
电影《歇斯底里》片段女主角达尔林普尔小姐在法庭上大胆揭露了女性被压迫的现状,尽管她说出了真相,但在这位律师的眼里却是“歇斯底里症”发作最好的“证明”。

但在现代人看来,达尔林普尔小姐不过是不满维多利亚时期女性地位低下的现状,为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仗义执言罢了。
但反观医生群体,他们丝毫不怀疑这一女性精神顽疾,只是针对这一问题开创新的治疗方法,发表一篇又一篇学术文章。伟大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就曾对歇斯底里病症发表过众多文章。
我们的确不能以现代人的眼光去要求弗洛伊德发现被压迫的女性的真实情况,但毫无疑问,在关于歇斯底里的战役中,知识已经在不经意间与权力完成合谋。
疯癫的话语理性的发现对认识疯癫极其重要,精神病院就在治疗疯人,让疯人重回日常社会的新目标下诞生。疯癫不是一种不可化解的矛盾,它可以通过规训获得理性世界的一席之地。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被遗忘的人-中国精神病人生存状况》摄影集系列作品。摄影师--吕楠。在他的照片中,这些精神病人从被社会妖魔化了的概念形象中复活,重新变成多种多样的,活生生的,有着所有人都具备有的喜怒哀乐、爱恋和亲情的“正常”人。
精神病院不再为疯人无法回归到正常状态感到束手无策,而是另辟一条新的路径,让疯人意识到自己的疯癫,并且让疯人意识到疯癫行为给社会和他人造成的不便,通过激发疯人的罪恶感来限制疯人的行动。他们不是社会理性的成员,他们只是社会理性的被迫顺从者。

三、现代疯癫的反思


福柯的《疯癫与文明》在 1961 年戛然而止,但疯癫并没有就此结束,现代疯癫依旧以另一种方式上演。
“现代人,或多或少都有点心理问题”,这句看似充满智慧和同情的话语,实则隐藏了权力的压迫。在福柯看来,权力的关键不在于谁掌握权力,而在于权力如何发生的,又是如何运行的。因此,这句话的压迫性在于它所造成的后果。
 一方面,语合理化心理问题的存在,并且辅之强调“只要能够适当干预,心理问题就能解决”。一旦问题听起来能够轻易解决,那么全体社会便会弱化问题的严重性。另一方面拒绝包容心理问题心理有问题”和“心理健康”成为对立话语, 当人们的心理状态不能满足“健康”条件,便立刻成为社会中的“异类”。
崔雪莉,韩国爱豆。25岁被发现在家中自杀。她曾因谈恋爱、不穿内衣、拍摄大胆暴露照片被人们认为精神失常,长期遭受网络暴力。在她去世半年后,有网友发帖称收到了崔雪莉寄来的女性用品。崔雪莉生前曾致力于低收入女性卫生巾支援事业,已以个人名义捐赠10万件。

这种孤立感时刻压迫着这一部分群体。在扩张的现代理性的领域中,无数疯癫的个体依靠现代理性对自己进行规训,理性本身承担着疯人院的职能,帮助个体在疯癫和文明之间寻求一种动态平衡。我们无法评价它的好坏优劣,只能说只要文明在不断向前进步,那么疯癫同样会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社会中。
“理性”告诉我们,要积极面对生活,要做有意义有价值的人和事,当出现任何不对劲的苗头,应该立刻采取措施制止它。但“疯癫”告诉我们,理性和疯癫从来没有明确的界限,大众认可的“正常”, 未必是真理。别让所谓“正常”成为你生活的困扰。



本文作者




姜惠馨


姜惠馨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

2020级新闻与传播 研究生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



【往期热文推荐】


本周公关大事件 | 8.23-8.29


爱奇艺暂时取消选秀节目:深刻反思还是暂避风头?


《童年的消逝》:屏幕是童年的坟墓吗?


本周公关大事件 | 8.16-8.22 


【深度评论】  

公关内容生产悖论 | 特斯拉 | 互联网被遗忘权  阳刚之气 | 课代表 | 马保国 | 江苏大学坠楼 争议点理论 |  爆款文章标题 | 快手《看见》《后浪》当当内斗 | 抱歉占用公共资源 | 227《完美关系》无锡燃气爆炸 | 丰巢新规 | 高以翔
【公关解析】胖哥俩 | 爱奇艺 腾讯 | 苏州猫咪 | 阿里巴巴 东京奥运 | 湘潭大学 | 马嘉祺高考 | 河南暴雨丁磊发言 | 百度父亲节 | B站崩了 鸿星尔克蜜雪冰城 | 云南大象 | 农夫山泉白桃 | 吴亦凡
【重磅书评】  童年的消逝 | 未来是湿的 | 结构洞 | 舆论 | 叫魂幻影公众II | 沉默的螺旋 | 抵抗的群体 | 疯癫与文明论可爱 | 文本盗猎者 | 美丽新世界 消费社会议程设置 | 观看之道 | 狂热分子 | 交往在云端I交往在云端II | 沉默的螺旋 | 规训与惩罚幻影公众I | 文化反哺 | 消失的地域
【传播科普】
文本盗猎 | 女性媒介作品 | 可见性 | 自我呈现生命故事与画像 | 认知不协调  | CMC媒介环境学 | 拟像理论 | 高考作文中的传播学意义协调管理 | 网络迷因  | 知沟假说  ELM | 认知基模 符号互动论
【营销解析】数据营销 | 善经济 | 文化IP | “她”经济 | 人货场疫情中被偏爱的品牌 | 搜索引擎营销 | 禁忌营销 综艺营销 | 会员卡营销 | 社群营销 | 秀场营销 效果广告思维 | 短视频营销 信息流广告 病毒营销 | 跨界营销 | 饥饿营销 情感营销

【大咖讲座】 米晓春 | 陈治华 | 小学期 | 郑威 | 商容 | 傅悦 仲佳伟 | 廖永红 | 左跃 | 徐茂利 | 王兵 | 赵晓光 刘云鹏 | 姐夫李 | 李岩 | 仇勇 | 彭兰 | 黄河(上黄河(下) | 陈力丹 |  喻国明 | 冷凇 | 梁玮豪



文中图片皆为网络资源,仅供学术研究之用。

若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

cuc_pr@163.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传说公关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